安仁县论坛 三星堆文明与古蜀国舞蹈考古那些事儿 - 安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三星堆文明与古蜀国舞蹈考古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1/8/8 18:35:00

三星堆上新了!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余件。据报道,其中一件*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金面具和最重金器。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无论是格外厚重的金面具残片,还是在此前三星堆考古中从未出现的丝绸残留物;无论“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人体造型铜器,还是刻有精美云雷纹的象牙制品……打开文物“盲盒”所看到的物品,无不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无不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无不带给观者强烈震撼,让人赞不绝口,用网友的话就是,“这绝对是我见过最硬核、最刺激、最贵重的‘盲盒’”。

三星堆遗址的最新发掘向世人展现出神秘而璀璨的古蜀国文化,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俑、画像砖的出土还原出天府之国最初的真实。那古蜀国的舞蹈考古又有哪些呢?通过查阅文献、走访博物馆、专家咨询等方式可知从四川出土的舞蹈文物来看,也是汉朝居多,其他朝代几乎没有,也说明了唯有相对稳定的*局、繁荣的经济才能孕育出丰富的艺术,乐舞在整个汉朝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古蜀国在汉代出土的相关舞蹈文物进行研究,展现出古蜀国人民非凡的舞蹈创造力与艺术觉悟。

一、古蜀国舞蹈图像及形式解读

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嵌错铜壶(如图),是古蜀国出土的第一件重大的反映舞蹈文化的文物。在第一层画面中,我们可以理解为“采桑舞”,是一组妇女群舞的形式,他们在茂密的桑树丛中舞动着采桑。其中一个子最高大的妇女正出胯、弯腰,甩起双臂卷起袖口,动作极具舞蹈化,画面极具欢快的色彩;旁侧两个小个子的采桑女,一人把篮子放地上,一人顶头上,均面朝大个子妇女手舞足蹈,这是极具生活气息的采桑民间舞,也可能是群众集体跳得表现劳动获得胜利和丰收后的欢乐喜悦情绪的一种抒情性舞蹈。

在第二层图面中,是典型的宴乐图,其中一群女子执一矛状物在舞蹈。从静态解图来看,一群细腰穿围裙的女舞者头戴羽冠,他们朝同一方向,侧身而行,双臂平伸,手执矛这一兵器道具,脚位为平行的前后位。从动势上来分析,从舞者双手执兵器的形态看,该舞蹈很可能是反映女性模拟男性对外战争而编创的行列式群舞,凸显“力”与“美”,集中表现了古蜀国战士英勇善战,不惧外敌的英雄气概。另外,舞者服饰相同,以统一的步伐向相同的方向迈进,具有群舞程式化的特点,也凸显了群舞中“齐”的重要性。

上图是年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出土的东汉(25-年)的丸剑宴舞。可以看出这也是当地统治阶级的上层生活方式。右上角的两位男士其中一位执剑追赶另一位男舞者,展现出战场杀敌的紧张气氛;右下角左边的男舞者右手持兵器呈半蹲状,右边女舞者用长袖轻盈而舞,展现出刚柔并济的舞蹈特点,极具复合化和多元性,双人舞的形式一反群舞的呆板与程式化,突出个性与更多的剧情和现实表达,是当时舞蹈的一大进步。

上图是年在四川省彭州市太平出土的东汉(25-年)的盘舞杂技。在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与杂技的早期融合,盘鼓舞与水袖舞的共同呈现。画面左边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一位纤细的女舞者在叠起的高层凳子上做展示“腰功”的悬空控制性舞蹈动作;中间一戴精美头饰的女子双脚悬空踏在两个鼓上,上身飘逸轻盈地舞动着长袖;右边一女子眼睛不停变换,手脚配合地抛着三个球。在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可以看到当时对于此类节目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舞蹈的美感,也需要有杂技的“惊险”,可见当时的舞蹈和杂技水平已经有了一定质的飞跃,也是艺术思维“百花齐放”的时代。

上图是年在四川成都昭觉寺汉墓出土的东汉(25-年)的宴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也应该是一场上层阶级的庆祝盛宴,该舞蹈展现出汉代最具特色的乐舞场面,左边的男子弓腰敲鼓,右边的女舞者翩翩长袖,婀娜为舞,长袖交横,舞衣飘飘,给人以唯美的空间审美意象,也达到了“乐舞”以“乐人、乐治、乐天地”的三大境界。

上图为年在四川省彭州市太平出土的东汉(25-年)的长袖舞。两位舞者对望,右手弯肘,左手像斜下方自然放低水袖,营造出“飞流直下”的意向,将空间的“扩展”和力量的“放射”得到了含蓄而内敛的宣泄。水袖舞是汉代舞蹈的经典之一,不仅在四川,在其他地区出土的画像砖、器皿、石上这样的展示出水袖灵动与张力的舞姿比比皆是,彰显出汉人的洒脱以及融通天地的博大胸襟。

二、古蜀国舞蹈文化特征

古蜀国里除了汉代出土的陶俑或器物上关于舞蹈的元素较多外,另一个展现舞蹈较多的时期便是清朝。清代的皮影戏不仅是我国艺术的一大精品,古蜀国出土的皮影包含舞蹈元素的也相对较多。

该皮影的动作一反传统皮影站立为主的动作形态,该女子俯卧,目视前方,左手抓左脚踝,右手平行向前伸出,右腿向后伸直,展现出轻盈,似飞翔的舞姿形态。该动作需要具备较高的舞蹈柔韧性与平衡性,较好的身体控制能力,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的舞者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舞蹈素质培养。

通过对古蜀国舞蹈图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古蜀国的舞蹈在上身部分依旧具备汉朝舞蹈“以手袖为容”的审美特点。“水袖舞”是古蜀国舞蹈最常见的形式之一,集中展现出“大”的审美文化特征,水袖舞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场面宏大、气势宏大以及极具张力,也可以表现出蜀人精神遨游于宇宙万物之间,心无束,形无迹,上无界的宽广胸怀。

在四川近现代的舞蹈创作中,水袖依旧是个永恒的选材,在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群舞创作与表演双金奖的剧目《百花争妍》也是汉代水袖舞的继承与发展经典之作。甩、拨、勾、挑的舞动水袖,丰富了汉代古蜀国水袖舞的舞蹈语汇,刚柔并济,画面变幻多样,服装艳丽,在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浓郁的蜀国风情与汉代水袖舞蹈文化特征。下半身脚步多以弓箭步,小迈步,小八字分腿蹲式为主,下肢由于穿着裙装的原因平行和运动幅度都不大且双膝时常保持微弯的状态;对于中段身体躯干的姿态根据不同的情形往往呈现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在表现战斗场面的时候,舞者多立腰拔背,展现出作战的自信心以及高贵正直的尊严感,也反映出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其二,在宫廷宴乐里面的舞蹈里,舞者往往背微弯,身体微前倾,带有明显的卑微、屈从的文化意味。

在我国古代舞蹈中,运用道具而舞是另一个重要特点。古蜀国舞者对道具的运用具有明显的文化功能和象征意义。从古蜀国出土的文物可知,舞者常用兵器类道具,如矛、刀等,这类的舞蹈都以操练式舞蹈为主,都是表现战斗场面以及古蜀国人的英勇和当时的尚武风气。而在如今的四川优秀舞蹈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执兵器而舞的影子,比如在年央视春晚《梨园芳华》中四川省歌舞剧院的作品便是持双枪而舞,融入翻转技巧、圆场等舞蹈元素后凸显出舞者的飒爽英姿,这也是从古至今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延续。

所谓乐舞,便是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因此在古代,舞蹈和乐器都是融为一体的,从古蜀国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盘鼓是最常见的乐器道具。往往是平置手敲之或脚踏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舞蹈动作的转变,舞者往往翩然于鼓或盘之间,配合着杂技的惊险动作,将舞蹈自身的运动形式相融汇,创造出既有高难杂技动作,又有舞蹈的柔美韵律的动态形象。展现出当时西域乐舞百戏与汉代传统乐舞的融合,展现出民族融合与贸易经济发展交流所带来的文化碰撞,缔造出舞蹈艺术追求形式多元化与较高技术含量的全新风貌和气息,颠覆了汉初楚风艺术的单一。

文章系年成都市哲社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系作者授权发布论文节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舞蹈文章。

大家都在看

《你好,李焕英》*曾是舞蹈专业出身,现场跳《鸿雁》!

刘福洋携浙歌舞团《站在草原望北京》,太欢乐了!

卫视春晚舞蹈篇,杨丽萍谭元元,还有刷屏全网爆火的惊艳之作!

朱瑾慧年专业考核技术技巧展示!

识别立享

缓存、慢放、镜面、音频提取

海量舞蹈作品、教学视频

商务合作

任先生,手机号:,(请注明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星堆文明与古蜀国舞蹈考古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