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论坛 新闻君新春见闻品味各地不一样的年味 - 安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新闻君新春见闻品味各地不一样的年味
TUhjnbcbe - 2021/1/13 18:28:00

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中新社云南分社特别开设“新春见闻”栏目。面对春节,我们的小伙伴,既是亲历者,又是观察者。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品味各地的“幸福生活”。

图说云南各地的年味儿

云南临沧澜沧江大桥上万人赶集过大年

1月28日,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境内的澜沧江大桥上,上万各地民众聚集到此,购物赶集,一起度过鸡年的大年初一。图为骑摩托车赶集的民众。任东/摄

云南祥云民众鸡年上小鸡山祈福

1月28日,小鸡山寺庙里民众在争相填写祈福表。当日,农历鸡年第一天,云南大理祥云的民众们纷纷上禾甸镇小鸡山烧香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全家幸福安康。李进红/摄

云南建水上演“古婚礼”吸引游客

1月29日,“新郎”用红绸带牵着“新娘”进门。当日,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朱家花园景区内进行了一场古婚礼的实景演出,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内共有房舍间,享有滇南“大观园”的美称。韩帅南/摄

云南石屏高跷绝活闹新春

1月30日,表演者在他人辅助下来回走动。当日,云南石屏县街头,来自当地龙武镇的高跷队伍亮相,引众多市民围观。据了解,龙武镇踩高跷的习俗已有数百年历史,与其他地方相比,龙武镇高跷高达3米,表演者需要出色的胆识与精湛的技巧才能驾驭。(刘冉阳/摄)

每个人的春节都有一个故事

变化的是家乡,不变的是乡情

云南普洱:“90后”傣族小伙春节返乡记

农历鸡年的第一天,刀士新在鞭炮声中苏醒,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春节,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纷纷回乡。“回家的路途不算好走,但无论是家人还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期盼着一年里最难得的相聚。”

刀士新的家中挂满腊肠,尽管没有贴春联,却依然有年味。刀志楠摄

刀士新家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扣么村民小组,全村共42户人,彝族、哈尼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刀士新是这里少有的傣族。

因为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刀士新直到考取大学的那一年,才走出这个小村,去远在公里外的昆明求学,从乡村到都市,他时常调侃自己为“直过青年”。如今,在昆明工作一年有余的他已经逐渐适应那里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

扣么村民小组座落于山中,出入交通不便。刀志楠摄

“春节”,是刀士新从小到大最喜欢的节日。“小时候的春节可以穿新衣买鞭炮,长大后的春节可以回到这个从小放鞭炮的地方,与家人团聚。”5年前离开家乡的他,没有错过一次春节,尽管回乡的路并不好走。

“最直接的回家路,是在昆明搭长途汽车到县城再转摩托车,顺利的话,需要11个小时。”每年,父亲刀红祥都会骑着摩托车,沿着盘山公路走40余公里到县城接刀士新回家,花费2个小时。这一路,父子俩称为“沙尘暴之旅”。“因为到家的时候,无论是衣服鞋子还是头发,全都是*色的泥灰。”刀士新拿出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上面蒙了一层厚厚的灰。近年来,云南省加快乡村交通建设,不久以后,这条乡村公路也即将变成“三级路”。“更好更宽,应该可以剩下不少油钱。”刀红祥说。

摩托车是刀士新家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刀志楠摄

大年初一,刀士新跟随父母去拜年,一路上,他发现了不少村里一年来的新变化。“村里今年又添了7辆车,手机塔也建起来了,以后跟你视频聊天更方便,”父亲像是导游一般,给他解说起来。“现在躺在家里可以看新闻,等以后玉临高速(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通了,你就可以回家吃饭再去上班啦。”刀红祥的讲述勾勒出了这个小山村多年来的变化:路好了,车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外面去打工挣钱,村民们富裕起来了。春节期间,村里许多人家甚至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外出游玩。

5年来,刀士新都乘坐着父亲的摩托车回乡过年,感受家乡变化。“每一年春节,很多人都要踏上返乡的路,从摩托车到汽车,从火车到高铁,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家乡的发展…”刀士新说,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归乡时的愉悦心情。

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团圆

“错时”的春节

1月20日清晨,天还未亮,在昆明东郊八公里,来自湖南安仁的90后女孩王小枚披星戴月赶往昆明南站,踏上多公里的归家旅途。曾经,她乘火车到长沙,最快的Z54次也得近19个小时;自从去年12月28号云南通了高铁,仅需6小时。

王小枚是昆明机务段的一名机车检修职工,年,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她来到云南。由于春节加班不能和家人团聚,王小枚便有了提前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打算。“周末两天,回家一天,返回一天,正好两天时间,不耽误工作,实在是太好了。”王小枚欣喜不已。

途经长沙、郴州、安仁,辗转12个小时,王小枚终于回到了距离昆明多公里的老家湖南安仁。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就是她和家人春节前简单的团圆晚宴。然而相聚总是太短暂,1月21日8点30分,短暂的相聚又变成了彼此牵挂的别离,仅仅12个小时的团圆,下次的相聚又将是长长的牵挂。离别家乡,王小枚在车窗上写下了“幸福”二字,并围了一个心形。回到岗位上,提前过完春节的的王小枚换上工装,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繁忙春运火车头整修的工作之中。

“初三回娘家”,团圆让年味更浓

大年初三,晌午时分,在河南省林州市麒麟台村一家独家院里,五个外姓的80后女婿围着四个60多岁的李姓老人嘘寒问暖,笑声不断;孙子孙女欢笑打闹;五个回娘家的女儿厨房里煎炒烹炸。已摆好的饭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正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这是难得的一次女儿女婿团圆日。打拼了一年的孩子们,有从天津回来的,有从宁夏回来的,还有从云南回来的。”今年刚满60的李宏泰笑说,“大团圆让家里的年味儿更浓。”在这四兄弟的李姓一门,最年幼的女儿刚于去年年底结婚,今年是头一次所有的女儿女婿团圆。

在中国北方,正月初三“回娘家”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每年的这一天,各地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也称“迎婿日”。“因为孩子们远在祖国各地,时间上不好协调,大家就约定让许久未见的女儿女婿们这一天回来和家人叙叙旧、话话家常,拍上一张‘全家福’照片。”李宏泰解释说。

对于李芳来说,自出嫁后,每年这一天回家团聚,在她心底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对父母最纯真的承诺。对于她的爸爸李宏泰来说,能从千里之外的云南昆明赶回来与老人团聚,这个全家在一起的机会更加珍贵。

十年前,李芳大学一毕业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因为忙工作,很少回家;五年前,和湖南丈夫一起前往云南打拼,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但一到过年,不论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回家一定是李芳雷打不动的习惯,人肉扛回云南当地的特产给家里的长辈,也是她每年的规定动作,比如茶叶、鲜花饼、腊肉等等……

“听说云南也开通高铁了,不到十个小时就到昆明啦。下次我们把团圆的地点改在云南,别让孩子这么辛苦!”不喜欢坐飞机,又没去过云南的长辈们嚷着要去云南旅游,“听说云南那个地方特别美,空气特别好。咱也去旅游一圈去!”李宏泰虽然耿耿于怀女儿嫁得远,但看到女儿能在别人羡慕的地方日子越来越好,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短暂的一天即将结束,女儿女婿又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李姓一门或许将又归于平静。“其实每次离开,都能明显感觉到长辈们的那种失落。”李芳说,“和几个妹妹们约定,今年一定多回家,多陪陪他们。”

万水千山,只为这一口团圆

1月31日,大年初四,春节假期已到了后半段,距离年初五的第一轮返程高峰仅剩一天。

当许多在外务工人员即将踏上返程的路时,在昆明工作的陈玥却刚要赶回千里之外的郑州与父母团圆。“年都快过完了,我还没陪爸妈吃上一口团圆饭。”

今年是陈玥与丈夫张超结婚的第一年。节前,夫妻俩商量今年春节回张超家过,来年再回陈玥家。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几日热闹喧腾的团圆饭下来,身处异乡的陈玥越发惦念家乡的父母,“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过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走亲戚、年货买的够不够、会不会冷锅冷灶”。

思绪万千后,陈玥忐忑地向丈夫提出了回家的想法,没想到很快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并买了两张31日上午的机票,准备和她一起回去。确认好回家的机票,陈玥飞快地给父母挂去“跟我妈说,我想吃八宝饭、红薯泥,还有糖醋排骨、焦炸丸子、鲫鱼豆腐汤!”

陈玥称,结婚之前,她每年春节都要在家呆满7天,陪父亲会会老战友,把母亲打扮一番,再在大快朵颐之后对母亲煮的菜一顿评头论足。开心的同时,她也总避不开亲朋们对学业、事业、恋爱、结婚的催问,但即使这样,她也对回家充满了欣喜和感激。“每个家庭都是这样,既有快乐、温馨,也有烦忧和无奈。但无论如何,团圆的滋味都无法被替代。”

不管人走到哪,只要双脚离开了生养我们的土地,对家的挂念就已经生根了。一年到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片刻的团圆时光,所有的委屈和疲惫在瞬间就会被治愈。“坐上飞机一会儿就到家了,估计我妈已经开始做饭了。”大年初四一早,陈玥和丈夫拖着对家人满满的爱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再冷的空气也挡不住回家团圆的脚步。自从离家在外打拼,陈玥的世界就只剩昆明的春季和郑州的冬季。“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想和单位请两天假多陪陪父母。毕竟再回来要到下一个冬季。”

记者手记话过年

我的首个“独立”春节

和成长经历有关,年在我心中只在乡野,并且必须要有老人在。因为从记事起,每年的春节都是在农村奶奶家度过。

整个春节期间,妈妈、婶婶永远在厨房里忙碌;爸爸和叔叔则负责大扫除、贴春联、祭祖、放鞭炮;我们小辈就爱缠着奶奶生稻火烤糍粑。而在更早的、还经常停电的年月里,我们还最爱看爸爸妈妈叔叔婶婶挑灯熬麦芽糖、炸甜饺花生米和小鱼仔……

今年,因为被想来昆明避霾的小姑子一家“放鸽子”,我们一家三口,留在昆明过了一个“独立年”。

这几日,看着年的气氛在车站、商场、店铺拥挤的人流中升腾发酵,又归于平静,心里微微有些奇妙。但正因为这次“放鸽子”,成全了自己全程操办各项事宜的首个春节。

“我没有失踪,我只是在不停地做饭收拾做饭收拾。哈哈。”调侃之余,其实最想感慨:“生活从来都不轻松。如果你觉得轻松,一定是有人帮你分担了原本的苦。”

谢谢老爸老妈!我还可以做自己,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和支持。未来,希望能成为那个站在前面替你们遮风挡雨的人,并给与更多相伴。

向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人们致敬!

像过着“错时”春节的王小枚一样,成千上万的工作者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提前或推后了自己的春节。我的堂弟,也是其中一员。

堂弟在昆明某地产公司大理度假酒店任职经理。春节这样的旅游旺季,酒店开房率接近%,春节*金周自然也就成了“忙成狗的加班日”。

“我已经连续N天晚上两点多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了!”,临近中午还窝在被窝里的我,收到堂弟这样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君新春见闻品味各地不一样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