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论坛 慢时光middot第期旅人 - 安仁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慢时光middot第期旅人
TUhjnbcbe - 2021/1/8 8:18:00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

1

夏季的七月底。

从成都开车西南方向行约一个小时,就到达大邑县安仁古镇。选明轩书栈小住,体会慢时光小旅行的独特。

明轩是一个老公馆,老公馆名字叫高明轩,公馆改成的客栈,却因书香而起名叫书栈。别致中有居家的感觉。

房间不大但简单干净。房间里没给配备电视,但有枕边书。我住的房间叫石语,这夜分配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没电视可看,倚靠床头,翻看《家》,巴金特有的文字风格扑面而来,时光倒流的迎面撞击,感觉强烈,电光火石。

梅、觉民、觉慧......那些在自己少年时代邂逅的旧时代人物们,随着书页的翻动,在明轩的院子里四散开来。这是个有两进小院子的公馆,第一个庭院处有桂花树,第二个庭院窄窄的,但有一棵老资格的柚子树。柚子树在如今盛夏的时节里,正打着青色的果儿,枝头被坠着,小院里因此有着白日的阴凉和夜晚的清香。

《家》的故事是激流三部曲的开始,房间里的这本是年版本的,竟然是当年自己第一次读巴金作品的那个版本,装桢简朴,有年巴金所写的序。捧读之中,我多半被自己的回忆打断,因为不禁想起了自己年的光景。

放下书,开门即可进入桂花树的小院,慢慢踱步,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当年居住在明轩公馆的客人,若碰到有明月到夜晚,树影照墙,会有另一种静谧。此时的小院子非常安静,只有10间客房的书栈,此时的氛围如同一个大家庭里的各自安歇。

院子里的茶桌,藤椅,古旧的石水瓮,墙上的黑白老照片,书架上有泛*的书脊,甚至院子里青砖漫地上潮湿着的青苔,都混杂在巴金正讲述的家的故事。我悄悄地踱步,巴金的故事里,竟然有我少年到今的影子,时光倒流,竟然已是17岁那时的我,懵懂着梅表姐的爱情,不懂着觉民们的革命激情。

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期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如今我已步入人生的中年,碰巧在明轩书栈邂逅巴金的青春岁月印迹,让我好好地回味自己从青春激荡到如今的淡定安然,回过头来再看激流三部曲,也许该有猛醒,我的激流岁月是否已然被时间所埋葬?

2

深夜里的踱步,回归到当下平和的心态。

回到小屋,把老式的玻璃格子窗推开,正对着开枝散叶的桂花树,书上挂着一个鸟笼,如今空空如也。树下有古旧的石水瓮,水里有小鱼悄悄地安眠或者悄悄地游,在树根处,有些很小的花盆,枝条柔细的小兰花正在生长。对面的廊檐下,有一对儿黑色的,也老旧的木椅,并排着的长条案上码放着一些书籍和杂志,夜色的院子里,这些书被裸露着,就这么在院子里自由地呆着,这让喜欢书的我,第一次看到书也可以不用在黑夜来临之时,收回屋内。

那若下雨呢?

心绪其实不能有太多。下午到达安仁,先去了刘氏庄园和建川博物馆转了,那里与这个古镇老街有段距离,想来当初建庄园的刘文彩,还是选择了离开喧嚣热闹的百姓聚集地,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地方修建了自己的家园,如今那里已是个民俗博物馆。当我进入到刘氏庄园的最里面,看到“收租院”群雕时,我心里有些激动。少年时受教育大地主刘文彩如何压榨农民,在头脑里根深蒂固,收租院群雕那个骨瘦如柴的孩子跟着爷爷,每个人眼底里愤怒的目光,不敢表达的压抑和欺辱,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里对于阶级的概念根基。这一组群雕,如今有玻璃窗隔开了与参观人员之间的距离,也许今天的意义仅仅是美学概念上的人物雕塑。阶级仇恨已成过眼云烟。甚至,当对眼前的一切有自己的判断力之后,觉得少年时期的那种教育,如今难以周全。

下午自己避开人多的地方,穿过一条有小河的商业街,到达一片公馆。下午2点多的闷热,已让我汗流浃背,看到*电影博物馆的大门,我选择买票进去转了转。博物馆是一个公馆改的,房屋建筑没做任何扩充,但是每个屋子里现在有了电影的历史片段,珍贵的电影海报,陈列在屋中,从始至终,就我一个人在看,今天是周末,看来平时更是没什么人来参观了。博物馆在中国似乎还是一个清静之地,快速富裕起来的国人,还不懂得博物馆蕴藏的文化财富。

选择来安仁呆两天,是个期待了一阵子的事情。当初看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期“中国博物馆小镇”的专题,细细读了有关这个小镇人物的介绍,那时便决定要找机会到这个小镇上晃晃。

大约樊建川先生是一个喜欢上安仁这个地方的人,不然不会在刘氏庄园的对面,以空前绝后的气魄建立了“建川博物馆群落”,他的梦想是建立座里程碑式的博物馆,而如今他正在努力,已开放的20多个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人们,我选择去看了知青纪念馆,很细致地逛了1个小时,幸运的是,这个馆里我遇到了大约十多个来参观的人,我不是唯一来拜谒的人。

在馆里的二楼,我遇到了母子两个人,母亲是当年的知青,她逐一看着馆内的各个时期的知青照片,不时跟儿子说几句话,看得出来,她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这也许就是这样民间博物馆存在的最大善意。

这一天的信息量很大,我躺在小屋的床上,凝望着窗纱之后格子窗外的小院,时而会想起自己的17岁,时而想起觉民觉慧,更多的想起大地主刘文彩和大馆奴樊建川,渐渐疲惫袭上,我沉沉睡去。

3

窗外有鸟在嬉戏,叽叽喳喳地吵醒了我,窗纱外的光已透亮,我一下子爬起来,要去古镇追光拍照。昨天来了这里就直接扎院子里了,夜晚忙忙地吃了游血旺之后,没有好好地看看古镇。

早晨的古街上,有清洁工在打扫,隔不远就有一处储水的小池子,清洁工在仔细地刷洗。明轩出门往右走,是安仁中学的旧址,如今是个国际学校,并不让参观。我尝试着走进去大约5米,看到了民国时期电影上常看到的场景,在“仁者安仁”的钟楼下,一些孩子穿着制式校服,四散开或坐或站,另一些孩子在一旁的餐厅吃早饭。

校园里的环境,也如同民国电影里的样子。

大邑县是刘氏家族的兴旺之地,清朝初年,这个家族到安仁开基始祖。其后多年,这个家族以耕读为生。我对于“耕读”为生的生活充满好奇,自然是因为现如今,且耕亦读的日子几乎绝种了,我对于能够“耕读”为生的旧日生活谈不上能懂,但是小时候跟随爷爷奶奶回乡下那几年,对面的大院子是个老宅子,据说那个家族里有读书人、有从戎成将*的人,还有种地的人,典型的有耕读,有礼教,也有戎马生涯的大家庭,但是我只是见到一个羸弱的中年女人和一个孩子,可怜地参与大队里的劳动,据说这个家族里的人逃的逃,死的死,七零八落的人生,让他们家的大院子里一地的荒凉。

如今的安仁,古街上保留的民国公馆有规模的大约有十几处,这些公馆的建筑模式,基本遵循前店后厂的格局,前店的部分开门营业,经商几代人。前店的门脸都不大,也并不显眼,有些门楣刻字,也都古朴低调。从前店到后院,都有细长的通道,幽幽暗暗地走进去,通常都是一个小院子,别有洞天,读书喝茶聊天的,是有关礼仪和知书的平常日子。

可是,这里每一幢公馆,里面居住过的人们,也许都已七零八落。如同刘氏家族,看看刘氏庄园里的家谱后续,一地凄凉。

安仁中学学校门口,我邂逅了一位老人,黑黑瘦瘦的他在校门口的树下支了个画架,简陋地画布,简陋的颜料,老人在这古街还未完全苏醒的时刻,安静地画画。

我蹲在他旁边,问他一些安仁中学的事,他索性停下画笔,跟我攀谈。他说挺标准的川普,耳朵不背,说话声大。他告诉我他已83岁了,因为耳朵长的比较特殊,耳垂很长,很多游客见到他愿意和他合影。他家就在安仁中学旁的一个房子里,他有重孙子了,两个儿子,都在外工作,他是林业部门的退休职工。我问他见过刘家人吗?他说刘文彩和刘文辉他都见过,他然后小声地告诉我,幸亏刘文彩死的早,年就死了,要不然,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跟老人聊的很开心,他带着我去素人画廊的门口,大门上锁,还未营业。老人推开门缝指给我看院子里摆设的画,他说那里面有好几幅他画的,这个画廊专门给业余画画的人提供展示,老人画画自成风格,完全没有学过,有种稚嫩的朴素,八十开外的老人了,保留了孩子般的画风。

老人一早遇到了我这个爱问的路人,也很开心,他说一定画一幅给我,让我先去德仁小巷转转,回去吃了早饭,再来找他,他要送一幅画给我。

跟着老人走在石板路上,古街两侧店铺的人们刚刚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我恍惚间以为我是老人的一个远方亲戚,表哥表妹的故事演绎在这个街道上,即便是刘文彩那样的历史人物,也抵不过眼前这老人的岁月悠悠,活得长久,活得普通,才是这安仁街上的幸福人吧。

4

德仁小街的窄小,让人意外,小街的一侧是一个大公馆的院墙,另一侧是普通居家,小街不到一米宽,但是家家门口摆种的花花草草,很好看。院墙上,有老电影的胶片画,这些老电影都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如今在这一个小街再相逢,是因为这些电影就在此拍摄。

《家》就是其中一部,电影的片段慢慢地回到记忆中,早晨的时光彻底慢了下来。当年看《家》这部电影时,是需要批判地看,可是那时候年纪尚小,觉得革命青年的激情与背景里古旧的宅院那么不相适应,所以必须革命,必须批判,必须不恋生活的优越,如今这些丝丝缕缕的革命思潮,竟然像夹生饭,不时有生硬感。

其实,每个人遭遇的时代不同,多半都会在被教育的路上,会有夹生饭的生硬,会不小心被岁月咯痛,这个不能多想。

太阳升起来了,我已把古街转了一遍,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街上人多了起来,小吃店已开门做生意了。伤心凉粉,公馆凉粉,开心凉粉,还有地主小吃,各种诱人,我感觉到十分饿了。明轩书栈的大姐嘱咐我说可以回去用早餐,她们一早起来熬粥,蒸馒头。我决定放过街边小吃,回明轩吃早饭。

其实,这条街从这头走到那头,也就用十分钟时间,但是时光已然缓慢,就不觉短暂,我就如同回家吃饭一样自然,进入明轩的小门,明轩小妹在一个小桌子后边微笑看着我,她身旁的长廊,有一整面墙的书架,太阳光从中庭处的漏窗照进书廊,书架上的书,正沐浴在早晨清澈的阳光里。

书廊的另一侧墙被做成了黑板,像乡村小学的黑板,简陋的有些灰白颜色,墙上粉笔书写了一段说文解字。光照的界限分明,书廊上空无一人,书架上的书其实是装饰,一切看似不经意地,其实,书卷气是可以这样摆Pose出来的。

明轩书栈也是典型的前店后场的格局,细长的通道将大门口和庭院连接起来。通道是书廊,过了书廊有一个小方天井,有青砖满地,青苔长在青砖上,太阳不容易照射到这里,但是竟然有两处牌匾,在这个天井与通廊和客厅连接处悬挂,透出中式的文化底蕴。此时从庭院看太阳光线,慢慢地倾泻到细长通道的门廊上,庭院这侧有小客厅,红色和绿色的墙壁,屋顶高高在上。住书栈的人们在这里用早餐,小粥小菜,两位略上了年纪的女子,是当地人,个子不高,是四川当地特有的瘦削女子,穿烟色服务制服,并不多言,而是多微笑。

住这个小院子里,她们就当你是家里人,不特别客气,也不特别亲近,喝水你可以在中堂餐桌边柜上自取,也可以看到你端着杯子过来,她们就上前给你倒满水。

早餐很好吃,有自己做的泡菜,纯净的白粥,好吃的小馒头,端着饭碗走到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慢慢地吃这一顿简单的早餐。心里觉得简直奢侈极了。

早餐过后,我在中厅的书架前看光线的游移,住书栈这就是最悠哉的地方,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柜,供取阅或者拿书当景玩赏。

一早上的时光,这般慢悠悠地度过,其实看不下书去,总是怀疑眼前这种悠哉不成真,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小憩之中,定不下心神。

又走回安仁中学的门口,老人已经把一幅富贵牡丹画好了,我闲逛一早而老人已有了成果,这时光慢下来果然不同凡响。老人在整理着画幅的同时,让我留下地址和电话,他说也许将来有一天画了画想送我,就给我寄到北京。

细心地折好了这幅珍贵的富贵牡丹,我告别了老人,他站在安仁中学的门口,跟我挥手道别,此一刻世界如潮水般消失。

路过世界的角落,邂逅安仁的仁者,千载古镇,今天才来,好风无限满轻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时光middot第期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