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论坛
△鸟瞰摄影:苏圣亮
设计单位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rchi-UnionArchitects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安仁古镇
竣工时间年10月
基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美丽乡村的新生态
——空间布局规划
川西平原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独特的林盘景观。林盘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林盘文化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相互协调,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竹木河流之间,乡村生活的自由与野趣自然流露。
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林盘区域中部,西邻桤木河,周边被大面积的田野与竹林环抱。整体空间规划设计构思的情景来自于宋朝诗人*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过安仁》
早发磐溪挂短篷,朔风吹雨晓蒙蒙。
润含野色沾衣湿,暖逐春光养土融。
图画宛然山远近,人家对住水西东。
驿亭记得停车处,枫树曾连夕照红。
诗中描绘的旷与意、形与境一气呵成,成为内心感知地方的灵*的起点。
该项目试图融入原有林盘景观,延续川西传统建筑的材料、空间要素,在建筑结构性能化新思维和数字建造创新营造方法的指引下,探索建筑文化性与建造性的共存,在地性与新技术的结合,将地方的场所精神与未来建筑新观念及新技术进行融合。
△从油菜花田远眺“水西东”摄影:苏圣亮
因地而生
——建筑组团设计
空间布局的三组建筑包括了长廊、主体建筑以及农耕服务辅助建筑。
△总平面图?创盟国际
作为人行入口的长廊,将建筑坡屋顶设计融入到村镇基础设施的系统当中。整个长廊架空漂浮在地景之上,将跨越自然生态的交通流线转化成为一种建筑空间形式。这既来自于周边村镇的传统类型,又通过数字化设计将空间体验带向未来。未来廊下将引入茶亭、纪念品店、跑步驿站等功能,重新定义林盘生活空间的公共性。
△复合水廊摄影:苏圣亮
主体建筑设计概念源自于中国传统书法用的砚台:底层敦实稳定;屋顶飘逸灵动。但二者之间又相互融合,彼此对话。两层的天井式院落空间描绘了成都平原的未来闲适生活。底层布置了展示、接待、会议、交流和相应辅助功能,二层则主要为一系列不同大小的独立房间,可品茗,可抚琴,可用膳,可弈棋,与自然交融,与天地互动。
△主体建筑正立面摄影:苏圣亮
沿外侧缓坡缓步而上,相对封闭的空间体验逐步被田野景观替代。随着日升月落,四季变化,景色不同,体验不同,这样的空间营造亦提供给观者一个体验自然的独特场所。屋顶通过向外大幅度的出挑,营造旷、远的空间姿态。同时,屋顶向内庭院一侧通过一条优雅的曲线下探,连接起天空与大地边界的柔、绵之意,重新思考在地的场所要素及其关系,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与当代最前沿的非线性审美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水西东”内院摄影:杨天周
另外,农耕辅助用房被设计成为带砖墙的覆土建筑,主要用于支持整个地景农耕劳作轮替的工具存放以及满足休息、餐食等辅助功能。
△水廊边劳作的农人摄影:田方方
传统建筑材料的数字化建构
——结构性能化设计
在当下美丽乡村的建筑实践中,我们试图在新的材料与结构技术下深入挖掘传统木构架创新与延续的方式。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建构通过原木“小材大用”的基础逻辑实现,胶合木材料与钢木组合结构扩展了现代建造下木结构新的可能。“水西东”选用胶合木、回收砖、板岩瓦作为主要材料,探索了当代装配式建筑在新唯物主义哲学引导下探求新材料数字建构的全新可能。建筑屋面铺设深青色页岩瓦,通过直纹曲面优化几何找形与瓦片的切分以及铺砌的重叠区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空间体验和建筑语言。
△二层走廊摄影:苏圣亮
△二层露台摄影:杨天周
“水西东”主体建筑结构运用钢柱实现了轻巧通透的空间,钢木复合结构屋顶则以变截面胶合木梁、方管钢梁和工字钢梁的组合实现了简洁、温暖的出挑与覆盖。主梁部分,以变截面工字钢梁作为传统斗拱中的“昂”,工字钢梁一端向外支撑出挑木梁,另一端向内承托内部木梁,实现屋架在外圈钢柱节点处的平衡。工字钢梁和木梁以钢板插入型螺栓连接,设计美观、传力明确。
△入口门厅摄影:杨天周
项目中数字模拟与优化被全面应用在钢木复合材料的比例调整中。主梁最终实现了外直内曲的双线变截面梁形式:“外直”的形式有利于屋面的防水保温层铺设,“内曲”则是结构性能优化的结果。钢木悬臂梁的设计实现了材料、结构、空间、形式的综合诉求:出挑轻质木梁展示了木材良好的水平出挑能力,上部工字钢梁承受拉力,可以避免钢材失稳问题;工字钢梁改善了出挑胶合木梁的受力并以杠杆原理实现了屋架平衡;复合梁不牺牲檐下空间;“深挑檐”这一传统空间元素在巧妙的现代转译下实现了简洁现代的表达。
△屋檐下室内全景摄影:杨天周
外立面砖墙设计以传统全顺式砖墙为原型,提取川河水流意向图的灰度值,干扰单数层砖的旋转角度得到初步设计;之后综合权衡形式逻辑、结构逻辑与数字建造逻辑,在优化与迭代下完成最终立面设计。
高效、节能、环保的乡村未来
——人机协作的数字化建造
考虑到林盘文化展示中心的砖墙面积大、周期短,我们对“机器人预制+现场装配”的“数字化砖构”工艺进行了创新探索。砖墙的建造过程体现了机器人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建造的高效性。数字砖墙总面积超过平方米,将其分为多个2至3平方米的预制单元,单个单元以机器人进行工厂砌筑,最终,砖墙在现场完成预制装配建造。
对于这个异形构件较多的建筑而言,“数字化木构建造”显得尤为重要。屋面结构变截面木构节点以及钢木节点通过铣削加工被完美、高效地呈现出来。在钢木结构建造过程中,基于模型的数据指导,非标钢构件和木构件在工厂完成预制,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现场装配,实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
“机器人塑料打印建造”高效使用了可再生塑料提供的全新创作视角。定制化量产完全可以在我国广大的乡镇场景中被大量应用,本项目中“机器人塑料打印建造”就被大量应用于室内辅助结构,如隔断墙体以及家具座椅等场景中。
性能化设计下的建构逻辑呈现“非标准”与“梯度渐变”的族群构件特征,而数据模型对几何信息、结构性能与建造信息的参数化连接保证了建筑设计与建造的一体化完成。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第一次在中国乡村实现了多种数字化建造工艺的复合应用。建筑中野趣与精致共存,正如此地的气质,林盘的生态本底促进了技术与文化的对话与交融,这也是对地方灵*的一种延续。希望这个项目的实验性建设可以将智能化、绿色化以及产业化理念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未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全新的注解。
△雾中鸟瞰摄影:田方方设计图纸▽
△一层平面图?创盟国际
△二层平面图?创盟国际
△南立面图?创盟国际
△东立面图?创盟国际
△A-A剖面?创盟国际
△B-B剖面?创盟国际
完整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rchi-UnionArchitects
建筑师:袁烽PhilipF.Yuan
地点:四川成都安仁古镇
设计时间:年4月-年7月
竣工时间:年10月
业主: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项目参与人员):
建筑:韩力、孔祥平、顾华健、陈浩、赵川石、付宇豪
室内:何福孜、王炬、王一非、刘露雯、唐静燕、崔萌萌
结构:张准、*涛、王瑞、陈泽赳
机电:魏大卫、王勇、俞瑛
数字建造:张雯、王徐炜、彭勇、张永、郝言存、徐升阳
预制3D打印:张立名、李策、刘亮亮、张杰、代世龙
施工总承包:四川亿能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数字建造:上海一造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木混合结构
摄影:苏圣亮、田方方、杨天周
视觉/李茜雅校对/原源
本文由创盟国际授权有方发布。
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