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29日讯(通讯员陈益明张鹏供图周奕)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双减”号召,郴州市安仁县芙蓉学校立足时代前沿,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把艺术教学有机融进了课后服务,开设了剪纸、手工、书法、机器人、合唱、舞蹈、古筝、田径、绘画、播音主持、课本剧等25个校级社团助力“双减”,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欢乐舞台。
传承千年精粹,弘扬本土艺术
学校积极探索挖掘本土文化和乡土艺术,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定为办学特色之一,开创了米塑、陶泥、剪纸等传统技艺社团,并聘请安仁籍米塑大师何陆生、土陶非遗传承人李功明、剪纸大师井宗瑕为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授课、示范制作。
孩子们在一次次社团活动中了解了安仁米塑、陶泥、剪纸的历史,在示范中学会了制作。当孩子们用小巧的双手捏制出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做出一个个质朴的土陶,剪出一幅幅精美的窗花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生活即艺术,孩子们就这样无声无息中就学会了本土传统技艺,体验了安仁米塑、陶泥、剪纸等制作方法,切身感受了本土技艺的魅力。
巧手制出快乐,指尖放飞梦想
手工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通过将想法和材料相结合来发展技巧和能力。学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协调合作能力,使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创造性的开展了手工社团,其中有编织、有泥塑、有废物利用。
在开展手工社团的同时,学校还结合一些节假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端午节开展的“粽情端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快乐,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了劳动的喜悦;而学校组织的母亲节为母亲制作小礼品,融洽了亲情,传递了温暖,学会了感恩。
心灵才能手巧,手巧促进心灵。学校手工社团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助力了孩子们文化素养的提升。
科技成就精彩,创新引领未来
科技创新在教育,学校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机器人、创客、信息技术社团。
孩子们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神,律动的手指正在敲打着电脑的键盘,一行行文字正在文档中延伸,五彩的调色板绘画着各类图形;轰隆隆的声音是创客室里三D打印机打印孩子们编程好的校徽模型,那一卷卷线圈在孩子们手中赋予了新的生命;机器人正摆动着手臂,转动着飞轮,用那闪动的眼神与孩子们打着招呼。
孩子们在电脑中享受着信息技术的便利,在创客中放飞思绪,在机器人中感悟科技的魅力……机器人社团、创客社团、信息技术社团把孩子带入了科技的世界,让他们得以大胆的想象和创造。
多彩社团生活,彰显少年风采
音乐让人有智慧,体育运动让人有团队精神,画画让人有想象力。学校在特色社团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合唱、舞蹈、古筝、田径、绘画、书法等常规社团,吹拉弹唱跳可谓是样样齐全。
每天下午的三、四节课就是学校的社团活动时间,能在运动场看到孩子们欢快奔跑的身影,在合唱室听到孩子们婉转的歌声,在舞蹈室见到孩子们柔美的舞姿、在绘画室欣赏到孩子们丰富的画卷,在书法室能感受到孩子们宁静的书写。
孩子们在这些社团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这里成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或唱或跳或写,释放着少年的风采。
据了解,学校办学三年来,多彩的社团生活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学校教学质量稳中上升,各项体艺竞赛也初露头角,取得了一系列可喜可贺的成果。学校荣获县第六届“永乐之声”合唱比赛一等奖、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评比特等奖、建党一百周年全国群舞大赛三等奖、市机器人大赛三等奖,社会实践活动《去山林寻百草》被湖南省《小学生导刊》整版刊载,《阳光运动·乐享“双减”》在人民网发表。
学校表示,未来将沿着来时的路,继续开展好社团活动,让社团与教学齐头并进,让社团点燃孩子激情和梦想,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