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烟雨客
这首《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早春时节,花不过三两朵,雪里却已飘出花香,春天来了,淡淡的烟,浓浓的月,水色深沉,沙影浅白,一切淡泊自然,美好的春色,不经意间就走入心里了。
这是被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所写。
白玉蟾,(年—?),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名。名字非常富有诗意,有着超然物外的意蕴。
他生于琼山(今属海南),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绍兴十九年(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儋州松林岭。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尽得其道术。
在云游四海的日子里,他随心栖止,也曾在不同的山水佳处卜居,下面这首诗写的就是卜居的感受。
卜居
宋白玉蟾
路似羊肠绕,溪如燕尾分。
青山相领略,许我一丘云。
这地方到处是羊肠小路,足见其荒凉,溪水也如飞燕的尾巴一样,可见溪水之少而狭,青山似乎明白诗人的心境,以一丘云霓相赠。
遍历名山的白玉蟾,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并遵师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泊舟听雨
宋白玉蟾
人已就船眠,犬知何处吠。
雨来闹秋江,全似茶铛沸。
能够开宗立派的人,绝非是浪得虚名。在一个雨夜,他泊舟江中,听着绵密的雨声,恍若感受到茶壶中沸腾的声响,这雨之大之急之滂沱,也似乎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的琴弦。不过时一枕浮生,不妨且停留此处,做心灵的顿悟。
白玉蟾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他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安仁县问宿
宋白玉蟾
幕燕翻雷天作云,一声归鸟万林昏。
荒城寂寞无堪酒,灯下搘颐雨打门。
很羡慕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他们行走在不一样的山河,有着不同的感受,就连每一次问宿,都是全新的体验。这世上多数的人,一辈子停留过不过屈指可数的几处地方,认识的也不过是很少的人,经历过的故事甚至都没有值得回忆的,这一生来去,总要不负天地造化我们一场。就如白玉蟾,在世时率性豁达,羽化后盛名宇宙。
不赴宴赠丘妓
宋白玉蟾
舞拍歌声妙不同,笑携玉斚露春葱。
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
螺髻双鬟堆浅翠,樱唇一点弄娇红。
白鸥不入鸳鸯社,梦破巫山云雨空。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歌姬的。白玉蟾先生也是位有故事的人,他笔下的这名女子体态曼妙,风姿绰约,还很有才情,就连白玉蟾因为不去赴宴,都要写一首诗表达心意。
下面这几首诗,虽然文字浅易,却有着读之不尽的风雅……
城楼晚望
宋白玉蟾
女墙驾月子城东,暮色初来诗兴浓。
绿暗红稀春结局,望中白鸟入青峰。
春晚忆故人
宋白玉蟾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捲琴书又草庐。
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春雨
宋白玉蟾
柳色烟光正斗青,桃花落尽杏花惊。
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檐前滴到明。
番阳旅寓留题
宋白玉蟾
洞门深锁绿烟寒,来享浮生半日闲。
城北城南无老树,横吹铁笛过庐山。
把短暂的浮生融入墨痕,融入再也无法更易的时间,就足够了,至于那些短暂的荣华富贵、王侯将相,交给其他人吧。来,趁着月圆花好,再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