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淳熙十四年续一)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力量,可以是正义的力量,也可以是邪恶的力量,所以不能是专家说的话就相信。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才是全社会的良心。
年,途经郴州的雷潨,在为他的广东人民担忧,也在为南宋的未来担忧。
此时的郴州知州刘龟从在担忧,他远方的朋友陆九渊也在和他一起担忧。陆九渊在给刘龟从的书信《与刘伯协书》中写到:
“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担忧其实改变不了什么,那就只剩下躺平一条道。
南宋下降期率先躺平的是宰相周必大。
淳熙十四年(年)二月,这个南宋最好的时刻,也是周必大个人最高光的时刻,他担任右丞相。
庆元元年(年),这个南宋掉头向下的时刻,周必大三次上表引退,宁宗命其以少傅、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终于实现躺平。
周必大躺平的地方,就在郴州安仁。
周必大退休后,并没有回江西老家,而是直奔湖南郴州而来。
什么是故乡?就是有童年记忆的地方。人生有记忆的开始时间一般是在六岁以后。周必大的人生最初的记忆是这样的:“绍兴初,叔父静江府君为衡州安仁令,某时年七八岁,因侍行而识武尉郑几仲…”,说明他人生开始的记忆就是安仁,安仁的山水、安仁的人文,都是他的记忆,安仁就是他的故乡。
安仁是他的故乡,是周必大一生的想法。此前在朝为官时,他在作品《送蔡迨赴桂阳令》中写到:
。。。
故家遗俗今无几,往行前言孰可谈。
。。。
伊予已卜江湖隐,灵寿何时寄草庵。
他称郴州为故家,就是老家,就是家乡。同时表示自己致仕后,要到灵寿郡(郴州当时的别称)借寄几间草庵。
周必大说到做到。致仕后,他来到安仁玉峰书院讲学,几年的时间,使得玉峰书院声名远播。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地名和轶事,诸如“游子岭”、“油子泉”、盘龙庵“结草为庐”、“饮泉论道”、“前有金盆岭,后有马鞍脊,中有玉峰书堂”、“金马玉堂”等等。
周必大是第一个按规则躺平的,杨万里则是第一个实际躺平的。
绍熙三年(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因此得罪了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
自此幽屏,便与世绝。
绍熙五年(年),光宗禅位于宋宁宗赵扩。宁宗即位后,召杨万里赴京,杨万里辞谢不往。
直到庆元五年(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致仕。杨万里这才真正的按规则躺平。
从年到年,自此幽屏,在家与世绝七年的杨万里,不方便外出抛头露面。到了正式退休的时候,就急需一场说走就走的诗和远方。
杨万里年出生,此时已经72岁了,说走就走,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第二年,杨万里堂弟杨子上接到赴郴州的调令,郴州于是成了杨万里的诗和远方。年春节刚一过完,两兄弟一起,结伴朝着郴州出发。
年清明时节,杨万里兄弟来到安仁县。见到了老朋友周必大,他乡遇故知,那份亲切,无法形容。周必大陪杨万里兄弟,看春天的云卷云舒,看河面渔船上的小童戏风。
杨万里诗兴大发,将安仁的美景写进组诗《舟过安仁》中,一共五首,其中第三首被选入人教版教科书:
舟过安仁五首?其三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其中第三首记下了写这组诗的时间,南风作雨北风休的清明时节:
舟过安仁五首其四
南风作雨北风休,岂是春云得自由。
只者天时过湖得,长年报道不须愁。
安仁的生活太美好,杨万里和周必大两位老友每天就是喝酒、聊天、郊游、写诗,乐不思蜀。但是,堂弟杨子上要到郴州上班,于是三人收拾行装,一起往郴州走来。
郴州知州罗克开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罗克开(—)吉州龙泉人,字达甫。孝宗乾道八年进士。赣县西尉,父丧免。肇庆府司法、浙西提刑司检法官、知广昌县监,进奏院国子监主簿、军器监丞、大理正,知郴州、袁州,处事立断,有惠政。
罗克开比杨万里、周必大小了十四五岁,三人都是吉州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罗克开要将郴州最好的风景介绍给老乡,当时郴州最好的风景就是城北的云秋山,也就是现在的喻家寨。
上到云秋山,山顶有一个水池,当时是端午节前后,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观景后写诗一首: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人间美景,让一行人都醉了。杨万里的诗,也让大家服了,周必大暗想,什么时候我也要扳回一首。
当山顶小池的荷花盛开的时节,一行人再次来到云秋山,几位江西老乡一起坐在池边,评论到底是江西美还是郴州美,把郴州当故乡的周必大作诗一首,认为还是郴州更美:
三次韵答江西美
菲饮箪壶食与浆,淡交非复世炎凉。
佳名谁合戎州绿,妙语端由太史黄。
无怨不须移孔议,有情未可老徐娘。
荷香袭坐忘归兴,不觉昏鸦影渡塘。
周必大终于扳回了一首咏荷的诗。
两位大诗人在云秋山顶,前后各赋诗一首,风格相似着重点又不同。关于地点,杨万里称为“池”,周必大称为“塘”;关于荷花,杨万里写的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周必大写的是盛开后的“荷香”;关于池塘边的动物,杨万里写的是“蜻蜓”,周必大写的是“昏鸦”。
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的时候来郴,到了“盛开后的荷香”的季节,周必大和杨万里要结伴回江西了,罗克开设宴为两位朋友饯行。文人喝酒,是一定要写诗的,周必大先写:
送杨子上赴郴,守罗达甫之招二首其一?
使君为郡入苏天,六月清风更穆然。
子到同吟仙井橘,公馀趁赏北湖莲。
其二
谁传衣钵付扬云,卿子文锋旧冠军。
主合握兰宾折桂,来春吉语一时闻。
周必大写实,也写祝愿。杨子上到郴州了,今后罗克开和杨子上,可以公休的时候,一起赏北湖、游桔井,一起吟诗作对。
杨万里更是写实,写郴州的美景,写郴州的历史人文。
送子上弟赴郴州史君罗达甫寺正之招
郴山奇变水清写,郴江幸绕郴山下。
韩秦妙语久绝弦,谁煎凤觜续此篇。
君章词客山水主,云锦聘君君好赴。
为寻两公旧游处,得句寄侬侬不妒。
休道郴阳和雁无,也曾避雪罗浮去。
直觉告诉杨万里,云秋山就是韩愈、秦观共同游览过的美景。限于当时资料不全,不能确定,因此,他也给罗克开和杨子上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为寻两公旧游处,得句寄侬侬不妒”。
相见时难别亦难,故人话别伤心里。郡守罗克开回诗一首,表达了对两位客人的不舍之情。诗中回顾了自己来郴一年,关闭矿井,还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于郴州民众的工作。最后是谦虚,工作成绩是有的,但在写诗方面,还是要向两位老大学习。
震山岩
身倚层岩兴莫穷,若为郁郁在樊笼。
故人话别伤心里,尊酒论文醉眼中。
万井叠鳞烟霭暝,一江如练水云同。
卫公慷慨风流在,却愧新诗力未工。
八百年前,南宋的两位大诗人杨万里、周必大相约来郴。美丽的郴州山水,成为了他们的诗和远方。他们的诗篇,也给美丽的郴州山水,留下了一段人间佳话。